妇科肿瘤
子宫肌瘤三种术式如何选择
至今为止,尚缺乏子宫肌瘤安全有效、复发率低的非手术治疗方法,手术治疗仍是首选。
子宫全切的3种途径
子宫全切是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最常用术式。经腹的子宫切除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,尤其在子宫体积大于孕14周、盆腔粘连严重、可能恶性等情况时。开腹手术由于视野暴露好、操作更主动,仍为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最佳选择。其缺点在于腹部创伤大,术后患者恢复较慢。
腹腔镜和阴式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替代了部分开腹子宫切除术。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点有:腹部无瘢痕,腹腔干扰小,肠粘连、肠梗阻并发症少;术后疼痛轻、恢复快;医疗费用低;尤其适于伴有子宫脱垂、阴道壁膨出的患者。缺点在于操作空间有限,处理附件问题有一定难度。因此,术前需要评估子宫的大小、活动度,阴道的弹性和容量,及有无附件病变。盆腔炎症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盆腔手术史、附件病变、子宫阔韧带肌瘤患者原则上不适合此手术方式。腹腔镜途径是以侵入性小的方式获得腹腔和盆腔更好的暴露。但腹腔镜手术费用高,对器械及手术技术要求高。
以上几种途径各有优劣,在选择术式时应综合考虑疾病因素、患者状况和术者技能经验及所在医疗单位的设备条件,选择最适合的手术途径。在无禁忌证的条件下可首选经阴道,其次经腹腔镜,最后开腹。
次全切保留宫颈之利弊
子宫次全切除术是一种保留宫颈的术式。虽然子宫颈的真正作用尚未完全阐明,但在保持盆底的承托力方面是肯定的。保留宫颈还有以下优点:对膀胱功能影响小,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机会少;对性生活影响较少;宫颈具有分泌黏液的功能,对保持宫颈、阴道的酸碱度,防止局部感染有良好作用;对于年轻患者,还可减少器官丢失感。随着宫颈癌筛查技术的提高,临床上此术有上升趋势。但保留宫颈术后可能发生残端肌瘤、残端癌,残端癌发生率为1%~4%,而残端癌的手术十分困难,此术式的应用仍有争议。提醒:术前一定要做宫颈病变的诊断,术后也要有随诊的条件。
剔除术最适用于良性肌瘤
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子宫肌瘤患者,除外恶性可能后,肌瘤剔除术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。但剔除肌瘤后妊娠有子宫破裂的报道,故肌瘤剔除1~2年后妊娠相对安全。近年来随着女性自我意识不断提高,一些生育已经完成的女性,甚至还包括近绝经的女性,都有保留子宫的要求,但是生育年龄的女性术后仍有肌瘤复发的风险。
肌瘤剔除手术亦包括经腹、经腹腔镜及经阴道三种途径。黏膜下肌瘤可行宫腔镜手术。经腹肌瘤剔除术不受肌瘤位置、大小和数目的限制,因此特殊部位肌瘤(如接近黏膜的肌瘤)、多发肌瘤(>5个)、体积过大的肌瘤,以及各种途径剔除术后复发的肌瘤,应首选开腹肌瘤剔除术。腹腔镜肌瘤剔除术与手术医师的经验关系密切。直径>10cm的肌壁间肌瘤、数量多于4个或靠近黏膜下的肌瘤、宫颈肌瘤,被认为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。当肌瘤过大或过多时,腹腔镜手术可能因操作难度增大,手术时间延长、失血量增加,使患者的损伤增加,甚至转为开腹手术;由于剔除不净导致二次手术几率增加;子宫肌层愈合不佳,增加孕期子宫破裂风险。肌瘤剔除术中仔细缝合是预防术后妊娠时子宫破裂的关键。
特殊部位的手术处理
当宫颈或峡部发生巨型肌瘤时, 可使宫颈或峡部增大、变宽、变长,致膀胱或输尿管移位、变薄,若操作不当易发生副损伤。为保证手术安全,可先行剥出肌瘤,于肌瘤最突出处切开肌层及假包膜,在假包膜内操作以免损伤周围组织。肌瘤剥出后瘤腔塌陷,宫颈或峡部恢复原状,此时再做子宫切除利于操作。对于个别肌瘤大部突向阴道内,上部又嵌于盆腔者,由于从腹部剥离肌瘤位置太低,单纯从阴道内剥出难度大,可采用腹—阴联合手术。
卵巢去留存在争议
对于具有子宫切除手术指征的患者,手术时对卵巢的处理一直存在争议。
支持切除子宫的同时切除正常卵巢的理由是:首先,它可以消除卵巢以后发生恶变的可能,及避免保留的卵巢可能因发生良性囊肿而需再次手术。其次,被保留的卵巢有可能与阴道穹隆或盆腔侧壁发生粘连,造成性交痛或慢性盆腔疼痛(残余卵巢综合征)。再者,对于具有经前综合征的妇女,切除卵巢可消除卵巢周期综合征。
不支持预防性卵巢切除的观点则是,手术切除了仍能有多年功能的卵巢,而即使是绝经后的卵巢也能产生睾酮、雄烯二酮及雌酮等,并可转化为雌激素,所以不少学者认为绝经后5年内切除卵巢都应慎重。有功能卵巢的切除,若不能及时进行激素替代,随着体内雌激素降低,患者会出现绝经期综合征、骨质疏松、心血管疾病,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与生活质量。
因此目前普遍认为对未绝经的妇女,因良性疾病切除子宫时应保留双侧正常卵巢。有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家族史的妇女,应向其推荐预防性卵巢切除。术后可采用激素替代治疗以弥补去卵巢后的内分泌失调。